新闻中心 News
媒体报道

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

日期: 2019-09-16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09-16 09:16

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09-16 09:16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论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兴衰成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方向、目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根本方针,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党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总结教育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教育事业行动指南,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演进的结果。

  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与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也揭开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教育事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了尽快改变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局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了从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两为”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作用和政策基点。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引下,年轻的共和国卓有成效地接管和改造了旧教育,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为落实这一教育方针,教育部分别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的宗旨和任务,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相继确定了各自的宗旨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教育事业逐步全面走上规范办学的轨道。

  从1952年开始,我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教育也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教育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而奋斗。”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逐步明确。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持久的指导作用。

  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文件中关于教育的表述首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此后,人们将这一方针与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教育方针加以贯彻,这就是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继承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这一方针于1978年正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的教育方针和据此制定的各项政策,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培养了大批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适应这一根本任务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得到了发展与逐步完善。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里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根据当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提出来的,也是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教育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对教育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规范化。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沿用这一教育方针,但在文字上作了重要修改,除了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加上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外,还在“德、智、体”后加上了“等方面”,反映了在教育方针认识上的深化。至此,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已完成了法律程序,写进了教育的根本大法。

  世纪之交,随着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得到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人才培养提出了“美”的要求。这样,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就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新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明确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根本途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重申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容。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新的阐释和丰富,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导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规定,在教育基本途径中增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育的目标上增加了美育方面的要求。这一规定,把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艰难探索、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带来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和特点

  党的教育方针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方向性。

  党的十九大,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战略高度,以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洞察力,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第一,核心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最具战略决定性意义的根本问题,规定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三,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宗旨。第四,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明确了教育的实现路径。第五,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写入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对教育总要求的新认识、对教育工作目标的新要求。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最鲜明的特点。第一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教育“四个服务”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劳”写进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深刻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在办学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在根本宗旨上,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四个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教育方针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方针要准确把握和服务于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应当自觉地服从并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发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功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在教育工作目标上,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战略任务。

  第六,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必须明确把“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新时代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体现和把握以下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要把握时代性。教育方针的制定应鲜明地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实现了三次大发展:一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二是逐步明确了“四个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核心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最具有战略决定性意义的根本问题,规定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

  二要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方针的制定必须把握教育自身的特性,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是在教育服务方向上,更加注重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在人才培养途径上,更加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成为保证全面而准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新时代教育方针的制定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党的教育方针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新时代我们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更加坚定的责任担当做好教育工作,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6日第1版

 


最新咨询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1111
    2020 - 04 - 26
    5月6日起我省高校可陆续返校开学 多所高校将实行封闭式管理[四川省教育厅][扫描分享] 二维码网址(请使用微信扫描)发布时间:2020-04-26 08:55来源:四川日报●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核酸检测●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返校之前均要在校门口接受体温检测,并核查相关健康证明材料●学校按寝室配备体温计和消杀工具,学生按要求进行体温监测和消毒,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做好详细书面记录堂食的学生需领取一张绿色的就餐牌,当就餐牌发放数量达到800份时,管理人员会控制人流量。这是成都工业学院在学生复学之后将进行的食堂管理举措。按照教育厅的规定,5月6日起,我省各高校可根据生源特点、学生规模、疫情防控条件等情况,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原则上毕业年级、医学类、有科研要求的学生可先返校开学。返校学生是否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或者隔离?食堂、宿舍如何进行管理?记者探访了我省部分高校。返校按需进行核酸检测按照成都市相关要求,“学校以及其他封闭式管理机构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广泛开展核酸检测。”西华大学防控办负责人吴永成介绍,学校批准了300多名有课题项目的研究生提前返校,对18名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3名教师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学校正在制定返校的详细方案,届时,凡是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学生,均要接受核酸检测,并且在校内实行隔离。”成都工业学院后勤党总支书记陈向华介绍,2月以来,该校师生每天都要在所在地打卡,以确定师生所处的位置。学校届时将分批次通知学生返校,并核查每一名返校师生在过去14天是否去过高风险地区、体温是否异常。四川轻化工大学规定,返校学生必须在正式开学前连续14天及以上体温正常,没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返校学生必须在正式开学前连续14天及以上未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病人有过接触,所居...
  • 点击次数: 0
    2020 - 04 - 24
    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奋斗路朱永新2020年04月24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号召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年老还是年轻、贫穷还是富有、患病还是健康,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长,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这一日子在中国被称为“世界读书日”,以此推进阅读,在全社会涵养书香。  25年弹指一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阅读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信息载体、图书形式以及阅读方式发生怎样变化,阅读的价值与阅读的本质不会变,人类的阅读需求不会变,以阅读充实生命、改变命运的梦想也不会变。  阅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这其中,推进阅读公平是重要一环。  有教育学家曾说过,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有学者认为,只有在妥善处理好阅读问题后,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最佳地位。让所有学生能够和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的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社会意义所在。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走进了许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发现那些注重阅读的学校,图书馆品质高、师生阅读氛围好的学校,无论是师生的精神气质,还是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及各类教学指标的考核,都相对较好。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进行的教育探索行动,特别强调以阅读为手段推进家校共育。通过多年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阅读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都有着极好的效果。而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长期给...
  • 点击次数: 18
    2020 - 04 - 21
    教育厅:未开学不得提前收取学费(保教费),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在期末结算清退[四川省教育厅][扫描分享]二维码网址(请使用微信扫描)发布时间:2020-04-20 08:44来源:《教育导报》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近期个别学校和幼儿园在未开学开课情况下预收学费(保教费)、住宿费问题,按照教育部治理教育乱收费领导小组办公室预警要求,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收费管理有关工作。一、学费(保教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各地各校开学复课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川教函〔2020〕112号)相关要求执行,未开学或未开课不得提前收取学费(保教费)。二、住宿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费。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学校根据实际住宿时间并综合考虑与宿舍直接相关的人员、折旧等成本支出,在春季学期末结算清退。三、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0〕30号),全面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大对患病和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四、学校不得借疫情防控名义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不得违规乱收费。五、各地各校应做好收费政策宣传解释,加强正面引导,设立专门咨询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收费咨询事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 点击次数: 100
    2020 - 04 - 16
    2020年四川成都公布中小学暑假时间:周末不补课 小学7月8日放假 【导读】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结合成都市“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情况,市教育局对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学时间安排等作出如下调整安排:2020年四川成都公布中小学暑假时间:周末不补课 小学7月8日放假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结合成都市“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情况,市教育局对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学时间安排等作出如下调整安排:  一、暂停开展社会实践。取消学校机动时间,学校暂停开展研学旅行、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社会实践在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家长指导下完成。  二、调整暑假放假时间。小学暑假放假时间调整为7月8日,中学(含中等职业类学校)暑假放假时间调整为7月16日。  三、每天可增加一课时教学。学校结合线上教学评估情况,每天可增加1课时,开展串讲复习或新课教学。  四、严格控制补课。除高三毕业年级外,其他年级原则上不得占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体补课。  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聚焦课程课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额外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针对部分年级尚未返校复课的情况,学校应继续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居家学习生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本文《2020年四川成都公布中小学暑假时间:周末不补课 小学7月8日放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点击次数: 88
    2020 - 04 - 14
    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何时才能大范围开学?钟南山院士给出答案 全球纪实发布时间:04-1411:04优质原创作者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不断蔓延,全球人民都把焦点放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数据上。纵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了逐步好转,海外的新兴冠状病毒疫情却在持续恶化。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了好转之后,很多省市都已经开始了复产复工复学。现在很多省市都已经明确了开学时间,部分省是高三,初三已经开学多日,那么根据各省市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来看,根据各省市的开学时间上来看,基本上就能在四月底前完成开学。 在开学的人群中主要针对于学业繁重的初三生和高三生,因为他面临着中考和高考是人生的大抉择,所以开学认真学习,好早日考一个好的大学和高中,而剩余其他年级学生何时才能开学,真的要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吗?我国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结束,不能永远不开学,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就可以开学。  近日,对于何时开学问题,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表示:1.关于复学,我个人的看法,一是看本地,二是看外来输入控制的情况,假如外源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控制的不错的话,应该就可以准备开学了,但具体的开学时间不好说,比如可以在4月底左右时间。 2.不能永远不开学,新型冠状病毒不可能铲除得一干二净,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就行了。根据我国高级的这样子组长中国贡献院士钟南山的回应中应该可以看到只要没有造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是能够进行正常开学活动的。现在已经有多个省区的高三初三学生开始陆续开学,钟南山院士针对于这个结论可以成为诸多地区和地方低年级的还有时间依据。这也就意味着低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能够开学返校复课了,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比如能在4月左右。 对于开学...
  • 点击次数: 50
    2020 - 04 - 06
    四川省教育厅部署2020年高考 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摘自:新浪网  人民网成都4月2日电 4月1日,四川省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0年高考工作和当前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会议强调,高考承载着千万考生和家庭的关切期盼,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坚决把高考延期举行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地、落到位。要严格高考全链条的规则和程序设计,稳妥做好高考体检、特殊类型考试、高职单招、强基计划等各项工作,做到统筹协调不放松;要主动走进学生心灵、倾听学生心声、关爱学生成长,做到心理抚慰不大意;要优化完善高三年级教学安排,指导高中加强对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指导,加强对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复习备考的指导和关爱,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会议指出,经过全省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我省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但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境外疫情加速蔓延使输入性风险明显增加,连日来不少地方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不断新增给全省开学复课带来了挑战。要清醒看到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校园各项防控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决不能让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决不能让全省教育系统上下的艰苦努力前功尽弃。  会议强调,开学复课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疫情防控大局,决不可掉以轻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要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紧之又紧抓好开学复课后的各项工作。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高度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风险,加强外地返校师生员工全面健康检测,对国内重点疫区、所有境外返校师生严格执行14天医学观察,并经核酸检测合格后才能返校;要严格落实体温监测、筛查登记等措施,切实做好校园管理、值班值守、应...
  • 点击次数: 99
    2019 - 09 - 16
    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09-16 09:16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论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总指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兴衰成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方向、目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根本方针,为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党不断适应时代要求,总结教育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教育事业行动指南,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演进的结果。  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与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也揭开...
  • 点击次数: 0
    2019 - 02 - 25
    2019两会声音 | 校服应注重发挥育人功能《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礼仪教育的集中地,而校服也不仅是学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精神气质。然而,纵观国内校服发展现状,大部分校服款式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近期,多地两会代表几乎同时提出,要对校服的审美性和专业性进行提升,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功能。南京市人大代表孙洋:建议中小学校试行专业的运动型校服不论男女一律穿着肥大的“面口袋”校服做操、跑步、打球……这似乎是许多学子的集体记忆,甚至有人认为“专业运动型校服的缺失,毁掉了中国人的青春。”南京市人大代表及财经委委员孙洋认为,专业运动型校服作为体育精神的载体,能够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建议在南京市部分中小学校试行统一和专门的体育课服装。孙洋调研发现,当前大多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师要求家长为学生准备不限款式的运动服,但落实情况和检查力度一般。“穿着不合适的服装运动,不仅达不到提升体育技能、增强体魄的目的,甚至会影响体育课正常进行,造成运动伤害。”学校更衣室配置不齐亦是专业体育课服装难以普及的硬伤。据调查,目前南京市仅少量私立国际学校设有更衣室或游泳池配有淋浴房,中小学更衣室设置率较低,导致运动后无法及时更衣,一些学生无奈之下只能在拥挤的洗手间换衣服,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校服企业伊顿纪德为例,其所服务的全国超3400所学校中,有半数以上学校以运动型套装为统一校服,而为体育课程单独配备专业运动服装的学校数量不足2%。孙洋认为,提倡体育不仅是为了锻炼个人的身体,更是为了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需要重视体育精神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政府主导、学校支持、家庭参与的方式,推动体育课服装在校园落地,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在线留言 FEEDBOOK
  • 您的姓名:
  • 公司名称: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留言内容: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西部智谷A区A1栋2单元4楼   四川伊贝佳服装有限公司
电话:028-87737599
传真:028-87738599
关注我们 Our attention
  • 手机网站
  • 官方微博
Copyright ©2005 - 2013 四川伊贝佳服装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